12月17日,陪同着最后一根拉索张拉完成,集团公司承建的培森柳江特大桥斜拉索施工圆满完成,为接下来的斜拉桥主跨合龙涤讪了基础。
培森柳江特大桥斜拉索施工圆满完成 皮林采/摄
培森柳江特大桥是广西贺州至巴马高速公路(象州至来宾段)控制性工程,桥长2.58公里,主桥接纳(145+280+145)米双塔单索面预应力混凝土部分斜拉桥,建成后将成为“世界最大跨径公路预应力混凝土部分斜拉桥”。全桥共设92根斜拉索,每根斜拉索由55条直径15.2毫米钢绞线组成。
每根斜拉索内含55条直径15.2毫米钢绞线 皮林采/摄
斜拉索是索塔与主箱梁连接的纽带,作为全桥“生命线”,其装置质量直接影响桥梁的宁静、质量和整体美观效果,装置的技术难度和施工协调要求很是高。建设团队自培森柳江特大桥开始斜拉索施工以来,从流程策划到整体结构再到现场实施,严抓锚具装置、HDPE管焊接、钢绞线下料、斜拉索吊装、索力盘算和调解等工序,确保各项施工环节衔接有序,打造品质工程。团队相继攻克了塔端和梁端操作空间缺乏、索力精度要求高等一系列难题。
培森柳江特大桥斜拉索 皮林采/摄
开展弧形索鞍区拉索抗滑移性能足尺模型试验
培森柳江特大桥作为世界级大桥,其弧形索鞍区容易在巨大的活载偏载、预应力荷载等作用下爆发不平衡索力,导致爆发滑动摩擦。为此,在斜拉索施工前,建设团队开展了弧形索鞍区拉索抗滑移性能足尺模型试验,剖析索鞍区拉索抗滑移性能衰减模式,依据试验数据剖析结果,优化了拉索的抗滑件安排方法和装置、张拉等施工工艺,为培森柳江特大桥索塔施工、斜拉索装置及成桥后投入使用涤讪坚实的技术包管,包管每一束拉索的所有钢绞线张拉力和伸长量坚持完全一致,提高拉索使用寿命,也为同类型桥梁工程施工和设计提供经验和参考。
培森柳江特大桥弧形索鞍区拉索抗滑移性能足尺模型试验
项目治理人员在施工现场指导斜拉索施工 皮林采/摄
全国首次应用双侧双向交叉抗滑键
培森柳江特大桥斜拉索抗滑键设计为双侧双向交叉抗滑,是全国首次应用。围绕培森柳江特大桥斜拉索施工,建设团队经过总结形成了把控斜拉索施工品质的独门诀窍:
一是建设团队新利用BIM技术建立斜拉索锚固齿块实体模型进行碰撞检查,优化锚固齿块钢筋和索导管装置工艺工序,实现索导管快速精准定位。
培森柳江特大桥斜拉索效果图
二是由于每道分丝管索鞍角度随高度变革,建设团队在大桥两岸协同丈量,接纳三维坐标法准确定位各分丝管索鞍坐标,利用劲性骨架将索鞍牢固,误差控制在±5mm规模内,实现精准定位。
索鞍装置 庞贤剑/摄
三是建设团队接纳等置魅张拉法工艺,接纳智能单根快张设备,该设备可凭据装置于钢绞线上的应力传感器的显示变革值自动控制张拉力,实现拉索单根钢绞线应力的均匀性。
项目治理人员操作张拉油泵设备 皮林采/摄
四是应用智能张拉索力控制,严格凭据设计要求将总索力控制在±2%,索力均匀性控制在±3%内。
开展新型索鞍分丝技术及双重密封拉索锚具施工要领研究
在斜拉索施工历程中,建设团队接纳了新型索鞍分丝技术,将拉索钢绞线疏散安排,克服旧式索鞍容易爆发应力集中的固有缺陷,极大地改善了塔内应力漫衍,起到了疏散、均匀通报载荷的作用。
针对斜拉索锚具密封问题,建设团队配合研究探索,提出了《一种双重密封拉索锚具施工要领》,通过利用锚具前端的密封装置组件的各个密封部件,对锚孔与拉索之间的各个间隙进行握裹密封,形成多道密封层,避免锚具内部防腐填料渗漏,具有装置便当、提高斜拉索使用寿命的优点。其中,《一种双重密封拉索锚具》申请实用新型专利已获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双重密封拉索锚具》实际应用
《一种双重密封拉索锚具》实用新型专利
截至目前,培森柳江特大桥南北两岸引桥已实现全幅领悟,正在进行桥面铺装事情;特大桥悬臂浇筑已完成98.5%,斜拉索施工全部完成。
培森柳江特大桥 皮林采/摄